中国植物志
因网站整合,本页即将迁移至:www.iplant.cn/info/Clethra barbinervis?t=z
意见建议 请 email: iplant@ibcas.ac.cn
FOC | FLPH | DCP | iPlant | admin    响应时间:0.24秒
髭脉桤叶树
Clethra barbinervis S. et Z.
中国植物志>> 第56卷 >> 桤叶树科 Clethraceae >> 桤叶树属 Clethra

10.髭脉桤叶树(四川大学学报)山柳(拉汉种子植物名称),华东山柳(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图版53:1-3

Clethra barbinervis Sieb. et Zucc. in Abb. Phys.-Math. Cl. Akad. Wiss. Munchen 4: 128. 1846; Gilg in Bot. Jahrb. 34: 56. 1904: Loesener in Beih. Bot. Centralbl. 37: 164. 1918; Nash in Addisonia 5: 41, t. 181. 1920; Rehd. Man. Cult. Trees & Shrubs ed. 2, impr. 5, 690. 1951; Ohwi., Fl. Japon 873. 1951; S. Y. Hu in Journ. Arn. Arb. 41: 184. 1960; Sleum. in Bot. Jahrb. 87: 70. 1967;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 7, 图3968. 1974; L. C. Hu in Journ. Sichuan Univ., Nat. Sci. ed. 3: 116. 1979.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2-10米,树皮灰色,平滑;嫩枝茶褐色,初密被星状绒毛,有时杂有单毛,渐长被毛稀疏,老枝无毛。芽卵圆形,顶端尖,长7毫米,鳞片卵状披针形,密被星状细柔毛。叶薄纸质,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稀为长圆形,长6-15厘米,宽3-6.5厘米,先端骤然短尖至渐尖,基部窄楔形,嫩叶上面被星状柔毛,其后无毛,下面密被星状柔毛及平展或稍卷曲的疏柔毛,其后仅沿脉有疏柔毛或近于无毛,侧脉的腋内有白色髯毛;边缘除近基部全缘外,具锐尖锯齿,中脉在上面下凹,下面凸起,侧脉10-16对,在上面平坦,下面微凸,细网脉在上面不显,下面微凸而显著;叶柄长10-30毫米,疏被平展疏柔毛。总状花序3-6枝成圆锥花序,长6-17厘米;花序轴和花梗均密被锈色星状绒毛及混杂于其中成簇的密或稀疏的微硬毛;苞片早落;花梗在花期长3-6毫米;萼5深裂,裂片卵形,长2.5毫米,钝尖头,外具肋,密被带灰色星状绒毛,边缘具纤毛;花瓣5,白色,芳香,倒卵状长圆形,长4-6毫米,宽2-3毫米,顶端近于圆形,中部微凹并呈流苏状,两面无毛,雄蕊10,花丝长3-4毫米,无毛,极稀有少数柔毛,花药倒箭头形,长1-1.5毫米;子房密被紧贴的星状绒毛及锈色绢状长硬毛,花柱紫黑色,长4毫米,无毛,稀于其基部有 少量短毛,顶端3深裂。蒴果近球形,直径约4毫米,疏被长硬毛及星状绒毛,宿存花柱长 5-6毫米;果梗长6-8毫米;种子淡黄色,卵圆状长圆形,近于扁平,长约1.5毫米,种皮上有蜂窝状凹槽。花期7-8月;果期9月。

产山东、安徽(休宁、歙县、黄山)、浙江(龙泉、天台山、淳安、昌化)、江西(庐山)、福建和台湾。生于侮拔800-1800米的山谷疏林中。江西庐山、浙江杭州植物园已引种栽培,生长良好。亦分布于日本、朝鲜。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1990《中国植物志》第56卷 143页 PDF
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杜鹃花目 Ericales
桤叶树科 Clethraceae
桤叶树属 Clethra
图版53:1-3
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查看
logo_frps
版权所有  ©  1959-200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植物项目组
京ICP备13006946号-2         我有话要说